網購的熱情從來不限于“雙十一”,也不限于淘寶、京東等電商平臺。通過微信購買家具,回來發現掉漆、木坑各種質量問題,到底要怎樣維權?
日前,廣西的消費者鄒先生向浙江省玉環市消保委求助,稱其于2020年9月通過抖音小視頻添加了玉環某家具廠業務員微信,后通過微信轉賬定制購買了一套家具,價格共計8000多元。但收到家具后,鄒先生發現收到的餐桌款式并非自己下單購買的款式,并且其他家具多處存在掉漆、木坑的質量問題。鄒先生由于通過對方私人微信轉賬購買,沒有訂單、合同,且在收貨發現問題后已與對方通過電話、微信進行過溝通協商,但沒有協商成功,還因為協商過程中不愉快刪除了對方的微信。 最終,家具廠負責人對家具存在掉漆、木坑的情況予以認可,表示是物流運輸過程中造成的,但堅稱對方收到的款式就是對方定制的,發貨款式沒有錯誤。經調解,最終雙方達成一致,由被訴方安排廣西當地的家具維修人員上門對消費者家具掉漆、木坑問題進行維修,并一次性補償消費者800元。 消保委指出,該案例中,鄒先生針對兩點事由提出了維權請求:一是被訴方發錯餐桌款式,二是收到的其他家具存在掉漆、木坑質量問題。而此前,消費者因一時氣憤刪除了微信聊天記錄,以至于無法舉證自己購買時所約定的款式,故消保委難以支持其收到餐桌款式與約定不同的維權請求。 對此,律師表示,通過微信等線上交易產生糾紛的,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要保存好雙方的聊天記錄。其次,要維權就要找到該交易對方,要證明該微信是交易相對方實際使用的。律師提醒大家,要維權就得證明對方確實是違反雙方之間的約定,所以最好是事前雙方就要在微信中溝通好,明確約定好具體的交易條件,如果發生例如貨不對板的問題,及時地對貨物進行拍照、視頻取證,保留相關的物流憑證,發給對方確認,進行錄音等取證。 (據《新快報》) |